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423129
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支架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10期
     2 耳垂的设计

    Tanzer设计的耳垂是“V”形切口,切口从小叶后表面延伸到乳突面。后来Nagata[14]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改造,切口线逐渐下降,以“小U”、“U形”、“大U”、“小W”、“大W”为代表,最后形成“大W”的手术方式,在“W”形切口线下1cm处两侧的点缝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倒锥形的皮肤,与耳屏间切迹相连接。这样设计的耳垂转位的方法可以形成更大面积的皮瓣覆盖到构建的三维耳廓支架上。手术过程要特别注意皮下血管丛的完整性,在后皮瓣的中央部位,要注意保护好皮下蒂来确保皮瓣的血运。对于里面的残留软骨要小心移除。

    3 耳颅脚的再造

    耳廓抬高后要注意:①抬高的高度要以健侧耳朵的高度为标准;②抬高后再造耳廓的血运循环问题,因为抬高后一般血运循环会减少;③抬高后有一定的物理强度,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④抬升后要保持再造耳廓的轮廓结构清晰。Nagata[15]将肋软骨块置于三维耳架的后面来将耳廓抬高。获得的颞顶筋膜瓣覆盖软骨块,再利用皮肤移植覆盖。而Brent同Firmin[16]和Weerda[17]一样倾向于用耳后枕骨筋膜瓣覆盖软骨块。建议在进行一期耳支架雕刻的过程中制备一个楔形的支撑肋软骨,可以放置在胸部切口下制成的口袋中,在下次手术需要抬高耳廓时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7 字符